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傅沅的后宅生活第95节(2 / 2)


  宋淮砚见着她不好意思的模样,忍不住勾了勾唇角,都好几天了,他的沅儿怎么还这么不好意思。

  他哪里知道,在傅沅眼中,着实是他这个当夫君的脸皮太厚了。

  一顿饭宋淮砚吃的得意、神清气爽,傅沅又累又羞,到底也没吃多少。

  等到宋淮砚放下筷子去了书房后,这才软软靠在椅子上。

  万嬷嬷吩咐了宫女将桌上的饭菜全都撤了下去,亲自端了盏茶上前。

  见着自家娘娘脸上红扑扑的,又有气无力的,只开口道:“娘娘喝杯茶提提神吧。”

  傅沅接过她递过来的茶盏,瞧着万嬷嬷脸上隐隐露出来的喜色,更是觉着不好意思了。

  万嬷嬷伺候了她这么久,如何看不出她的想法来,只出声劝道:“娘娘何必不好意思,这宫里头多的是不得恩宠的,殿下这样心疼娘娘,娘娘该高兴才是。”

  万嬷嬷想了想,才又出声问道:“那陆敏的事情,娘娘可说与殿下了?”

  傅沅听了,点了点头,并不瞒着万嬷嬷,将宋淮砚早有算计的事情说了出来。

  听到陆敏将自己爱慕宋旭,又为了待在南阳王府甘心为陆王妃所利用的事情全都写了下来,这些把柄如今都在殿下手中,万嬷嬷如何琢磨不出殿下的意思来。

  “难为殿下多留了个心,从那时就替娘娘着想了。用那陆敏堵住天下人的嘴,虽有些不得已,却也着实是个好法子。”

  万嬷嬷并不觉着这样的安排对陆敏有什么不好,她一个官宦人家的嫡出小姐,落到如今这个境地,要怪只怪她自己走错了路,这才一步错步步错。

  倘若不是有了这条出路,以陆敏这样执拗的性子,嫁给一个她不喜欢的人,也未必能举案齐眉。如今这样,对她来说算是很好的结果了。

  “老奴之前虽觉着殿下带娘娘是好,可想着殿下的身份早晚是要新人进宫的,心中到底存了几分不安。如今殿下肯这样替娘娘周全,老奴才终于是安心了,可见这些,都是娘娘自个儿的福气,旁人啊求都求不来。”

  听着万嬷嬷的话,傅沅脸上便露出了笑意来。

  她怎么能不知他对她的好,“殿下待我好,我待他不好吗?”

  万嬷嬷听着自家娘娘这么说,便笑着打趣道:“好,好,娘娘嫁给殿下,自然是要好好待殿下的。”

  万嬷嬷这样说,站在一旁的怀青也忍不住抿嘴一笑,傅沅脸微微泛红,不依道:“嬷嬷进宫就学坏了,竟也打趣起我来。”

  等到傅沅喝完手中的茶,怀青便陪着自家娘娘在院里散了会儿步,才进屋看起书来。

  这一日,傅沅才在书房抄写了两张佛经,就见着丫鬟怀青从门外进来,走到桌前回禀道:“娘娘,宫门口的人传来消息,说是陆敏进宫了,这会儿正去慈安宫给太后请安呢。”

  因着一早就有准备,傅沅听了这话,表情只是淡淡的,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。

  到下午的时候,太后才派人传话过来,说是前几日吃她亲手煮的杏仁茶很是不错,叫她得空再做些送过去。

  傅沅听了,哪里不知这是因着陆敏的缘故。

  只是她如今是太子妃,而陆敏虽是太后中意之人,日后也只是个侧妃。

  便是要见,也该是她来给她请安。

  所以,太后才寻了这个由头,将她叫到慈安宫去。

  ☆、第133章 心思

  傅沅带着怀青才踏进了慈安宫的院子,就有宫女迎上前来,福了福身子道:“奴婢给太子妃请安,太后吩咐了若是娘娘来了便直接进去。”

  傅沅点了点头,伸手接过怀青手中煮好不久的杏仁茶,抬起脚来迈进了殿内。

  殿内依旧充斥着百合的香气,太后坐在软塌上,手里拿着一盏茶喝着,见着傅沅进来,脸上露出笑意来。

  “孙媳给皇祖母请安。”傅沅缓步上前,福了福身子。

  “快起来。”太后抬手叫她起来,见着她手中拎着的食盒,只笑道:“难为你在宫里就煮好了,那日尝过一回,哀家就心心念念了这几日。”

  “皇祖母若是喜欢,孙媳日日做了给您送来。”听太后这么说,傅沅嘴甜道,站起身来走上前去,将红漆食盒放在桌上,打开盖子拿出里头放着的一个白玉茶碗来。

  顿时,杏仁的清甜便充斥在整个殿内。

  太后伸手接过茶碗,轻吹了几下,抿了一口。

  “就是这味道,难得的是不涩,喝着也顺口。”

  太后吩咐人给她看了座,傅沅福身谢过,这才上前坐了下来。

  “这两日渐渐暖和了,内务府新送来几匹缎子,正好你也挑挑。”

  听太后这样说,身边的宫女便将布匹全都搬了过来,内务府送来的锦缎自然极好不过,除了云锦、宋锦、金锦、两匹杭绸外,还有一匹方格朵花蜀锦。

  傅沅心里如何能不明白,太后这是觉着委屈她了,才赏她这样一些好东西。

  傅沅自然不能拂了太后的好意,便挑了一匹杭绸和一匹金锦。

  太后瞧着,知她是不好意思,便开口将那方格朵花蜀锦赏了她。

  这时,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,有宫女从外头进来,福了福身子,却是犹豫着不好开口。

  太后抬头看了她一眼:“怎么回事?有什么事就说。”

  听太后这样说,那宫女才福身道:“回太后的话,陆姑娘的屋子收拾好了,歇了一会儿,说是要来给您谢恩。”

  太后听着这话,微愣了一下,笑道:“这孩子,竟是这样礼数多。”

  太后说了这么一句,才转过头来对着傅沅解释道:“是陆王妃的侄女到京城了,哀家念着她离家远,便叫她在哀家宫里住下了,正好你也见见。”

  傅沅一早就知道太后的心思,难为太后这样拐着弯儿的演了这好一会儿的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