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章003哥是传说(2 / 2)


  我故意在一路上的时候只哭不言,反正我这一身叫花子打扮,就算是傻子也看的出来。

  “三弟,这是何事。”

  正在我哭的昏天暗地之时,突然,突然从诸葛均的后面发出一声声音。声音不紧不慢,不慌不张,清而婉转,有如泉水叮咚,字字清亮。

  来人唤诸葛均为三弟,莫非就是从田中回来的诸葛亮?我惊的顿时忘记了哭,眼睛睁的要有多大,就有多大。此刻正是见证传说的时候,不能眨眼,不能眨眼。

  诸葛均怔了下,缓缓的移开魁梧的身体,转过身看着来人说道:“二哥,你回来了。”

  果然,果然,果然,来人就是传说中的哥,诸葛亮是也。

  我狂喜的睁大眼睛,眨也不眨的看着眼前的诸葛亮。先从下往上看,跟诸葛均一样的小腿,古铜色的肤色上粘着可爱的泥土,啊,多么可爱的伟人啊,居然还下田耕种。再往上看,粗灰色的裤子卷在他的膝盖上,宽宽松松的裤子被他用一根草带系在腰间,哦,光是看下半shen,我就感觉果然不愧是诸葛亮,好帅的定型。

  不知道,不知道他的长相是不是真的像陆毅,要不像唐国强叔叔也行。我一边意淫,一边咽口水。完全忘记刚才看诸葛均的时候,他身上的打扮跟眼前的这个人一模一样。

  就在我想再往上看的时候,传说的中的哥,也就是诸葛亮又说话了。

  “这个人是谁?为何在家门口嚎啕大哭?那是鼻涕还是口水?”

  吓,刚才还清清亮亮,如同三月春风一样的声音,这会怎么变的好刺耳?他说什么来着,鼻涕和口水。

  我猛的一怔,条件反射的快速擦掉流在嘴边的口水。

  哦,这该死的小鬼,居然嘲笑我。这会我没心情慢慢欣赏了,直接把视线定在他的脸上。只见他长的……嗯……啊……那个……啥……

  我上当了,啊……我被电视和电影欺骗了,呜呜……原来诸葛亮根本不是大帅哥,他长的好普通,真的好普通。

  我发誓,他没有用人皮面具,也没有化妆,真实实的是长的好普通。比诸葛均要高一些,瘦一些,下巴有青色的胡渣,谈不上帅,顶多就是不算面目可增的普通人。

  老天,你让我死到三国,怎么不让传说中的哥,帅一点呢?太可恶了,太可恶了。

  我在这边抓狂的哀悼诸葛亮的容貌,另一边诸葛均已经有条不紊的在跟诸葛亮说着我来这的目的。

  “黄家?没有,家奴中,没有黄姓。”诸葛亮皱着眉,不假思索的看着还坐在地上不知是哭,还是笑的我说道。

  听到他清清冷冷的声音,我这才从梦里醒来,晃了下脑袋,有些茫然的再看向传说中的诸葛亮。

  “喂,你到底是什么人?居然敢冒充我们家的家奴。”从二哥嘴里确定了刚才心里的怀疑,诸葛均立马气的浓眉倒坚,重声一喝。

  “我,我没有冒充,我们黄家以前不是诸葛大人家的家奴。刚才我就说了,是家父受恩于诸葛大人,所以才临终遗言是让我找到公子们尽心服侍。”咽了口口水,梦破了就破了,先把谎话圆好再说,可不能小瞧诸葛亮,怎么说人家都是神机妙算的伟人。

  “如此,黄……黄?”诸葛亮犹豫了半响,黄字之下硬生生的没有说出后半句。

  我赶紧接上:“我叫黄妁。”

  “黄硕?”

  我没听清诸葛亮的变音,赶紧像哈巴狗一样点点头,并从地上爬了起来。心想,哭这一招,在诸葛亮身上不一定见效,还是先收一收。也就是这一字之差,搞的后来,我很被动。

  “如此,那你请回吧,如今我诸葛家已经隐居于山野,不再过问时世,也不需要奴仆,请代我向你家父焚香至谢。”诸葛亮眉峰一扬,清清亮亮的声音抑扬顿挫的响在竹林之间。

  我不竟有些失神,虽然诸葛亮的长相不帅气,但是这声音,真的很好听。

  我打起十二分精神,站直了身子,朝着他就是深深的一躬腰,然后字斟句酌不缓不慢的说道。

  “公子,家父在世时,我曾读过一些书,也识得几个字,不会辱没公子的。我此次前来,钱财早在路上就被人抢劫一空,是沿路乞讨到此的,公子怎么忍心赶我走。家父临终之话犹在耳边响起,如今,公子要我做个无情无义,知恩不图报的坏人么?”

  “并非如此。”诸葛亮没想到眼前这个弱不禁风的黄硕,竟然能说出这么一番话,好个知恩不图报。

  诸葛亮嘴角微微一扬,突然弯腰把旁边的干草背了起来,并阔步走向茅屋,边走边说道:“你看,这等茅屋又小又潮,我等兄弟每日还需耕田种植,方可裹腹,那有多余的钱粮供养仆人?你的好意,我诸葛心领了,只是今日不同往日,望你见谅。”

  “圣人曾说,共患难者才是真知已,耕田扶桑算什么,所谓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,我心甘情愿来服侍公子,没有想过月俸。虽说一路乞讨,但也打听到一些情况,若是不愿来,公子也看不到我。求公子莫让我做个无情无义不忠不孝之人。”

  古人最忌誓言和父母之命,嘿嘿,从侧脸看到诸葛亮的眉峰轻轻一紧,我猜一定有戏,反正先赖下来再说。

  第一,现在只求有个住所。

  第二,三国里的英雄无数,但感觉只有诸葛亮最为正人君子。

  第三,有口饭吃,活着找到回家之路。

  同时我也松了口气,好在以前被父亲强行按着,把三国看的滚瓜烂熟,加上近几年旧版三国,新版三国自己一集都没间断,多多少少自己也不算个文盲,这也算是自己死在这里唯一的安慰。

  加上在襄阳城的这些个日子,我真是吃尽了苦头,真真正正的尝到上无片瓦,下无寸土,身无分文的日子。能活到现在,我自己也感觉很懵。

  琴,不通。棋,不懂。书,看不明白。画,那更加是七窍通八窍,一窍不通。再省视自己现在这模样,要胸没胸,要屁股没屁股,脸色像个病痨子,面黄肌瘦。要不是没带把,我有好几次都以为借用的这具身体是个男子。

  现在人不像人,鬼不像鬼,对这个时代陌生的让我害怕,街上的流民多如杂草,自己刚来的时候,就见识过一百多个人挤在破庙当叫花子。看到这些让我深深的明白,在这个年头,能有个安身之所,有口饭吃,真的已经是福泽深厚了。

  原本我也只知道自己来的这个地方叫襄阳城,再后来,就听到袁绍广招英雄起义讨贼,这才知道,自己死到了三国,正是那黄巾起义。知道袁绍,我再推测其它人,自然就想到了诸葛亮。不是我没想到别人,而是我真的害怕,在这个年头,人命是最不值钱的玩意,放眼下去,我除了能相信诸葛亮,我真的不知道能相信谁。然后也就有了上面的这一幕。

  “我看你出口章,才思敏捷,在我这浪费了,不如我写封书信,荐你去别人那里建功立业如何?至于你父与我父施恩还恩之事,我稍后黄绢一封,向他们禀明原由。你也就不必担心誓言一事,如何?”诸葛亮把干草放到门前,偏过头,意味深长的看着我说道。

  顶着他如炬的目光,我暗骂自己弄巧成拙了,这斯果然是诸葛孔明,不同凡响。

  我叹了口气,想到曾在书中看到诸葛亮向来谦虚谨慎,并十分好学,只要真正有才学的人,他从不论出身和长相。其中以诸葛亮之妻黄月英为证,相传黄月英相貌极丑,但却因为她才华横溢,面面惧到,得到诸葛亮的尊敬。而至始至终,只娶得黄月英一妻,由此可见,若要想留下来,除非能得到他的尊敬。

  否则他定能以万般借口推辞,我可没自信能跟诸葛亮去辩口才,那纯属找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