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96章(1 / 2)





  六月份的时候, 他们高一为了将来的文理科分班, 特地举行了一场月考。

  月考成绩出来以后, 沈凌的文综成绩排行全年级第一, 但是加上理综和三大主科, 他的成绩立时排到了全年级三十多名, 在班里排行第七。

  所以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行考虑将来是上文科班还是理科班时, 所有人都觉得沈凌肯定是要上文科班的。

  郭乐叹道:“我的地理成绩太差了。我觉得还是上理科班吧!唉,文科班女生比男生多,你小子以后有福了。”

  沈凌不置可否, 他当然知道文科班女生比较多,但是这跟他有什么关系,他又不喜欢女生。

  和郭乐一样因为地理成绩不好而转去理科班的人大有人在, 其中林芳就是一个。

  六月中旬的时候, 他们高一年级就按文理科重新分了班,文科班三个, 理科班也是三个。理科排在文科前面, 沈凌被分到了5班。

  因为个子高的原因, 沈凌便被老师分到了最后一排。最后两排都是男生, 除了沈凌外, 几乎都是差生。

  沈凌的同桌就是一个每天晚上上网吧,白天睡大觉的男生。不过同其他男生相比, 他比较安静,生的斯文白净, 上课的时候就算偶有清醒也从不捣乱, 而且人也很爱干净,衣服差不多都是黑色一系,其他男生暗地里叫他小白脸。

  沈凌跟他待了两天时间,才知道他叫高寒。高寒不大爱说话,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去网吧,所以白天的时候都在睡觉。

  老师们对最后一排的差生几乎已经放弃,巴不得他们天天睡觉这样课上也能安静一些。所以高寒除了在班主任的语文课上不睡外,其他任课老师的课,他都是在睡梦中度过的。

  直到快期末的时候,年级主任天天到教室里查看睡觉的学生,高寒白天睡觉的时间这才稍稍减少。

  沈凌看他困得不行,就知道他晚上仍是去网吧了。因为刚认识,他不好多说什么,便主动替高寒望风,让他抽空睡上一会儿。

  这样熬了七八天,期末到了。三大主科加上六个副科,他们高一足足考了三天时间,然后考完学校就宣布放假。考试成绩会寄到他们所在的村镇,到时会通知他们去取。

  暑假一共有两个月时间。沈凌好容易等到这样的空闲机会,放假第二天就和李奶奶说了一声,背着一个书包出去了。

  他们镇上的公交车终点站是a市的中心,沈凌在起始站等了一会儿,就看见了迎面驶来的公交车。

  半个小时后,沈凌在终点站下车。他来市中心的目的是来找一份兼职,距离大学毕业还有好几年时间,沈凌打算利用这段时间的暑假和寒假,先挣上一笔钱,这样等将来出来创业的时候也有资金周转。

  沈凌自己在前面那么多世界学了不少技能,所以他觉得自己可以在绘画、书法、古琴等方面找一份兼职。至于绣技,现在他一个男生还是不要做那些女红好了。

  可是沈凌想的比较好,真出来找工作,他就发现那些用人单位虽然觉得他的专业水平不错,但是因为年纪不大,一听说他还在上高一,没有一家肯要他。

  就在沈凌考虑是不是绣上几副绣品,找个拍卖行寄卖时,他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条古玩街。古玩街摆满了各种古玩,有瓷器、玉器、石头、摆件、数珠、首饰等等。

  沈凌顺脚往里走了走,他在前面的那些世界既做过皇贵妃,也当作国公夫人,眼力自然比那些外行人好得多。他站在摊前,只往上面一扫,就知道摊子上几乎全是赝品。唯一不是赝品的东西,也不过值个几百块钱。

  他抱着散心的念头,边走边看,直到来到一个靠里面的摊位前。摊位上摆着的东西乱七八糟,有瓷器,玉器,青铜器,各种古代的首饰,还有许多镯子、玉佩、玉珠手串等。

  沈凌随便扫了几眼,觉得这样的摊位上估计和前面一样没有什么真品,但当他的目光落到一支簪子上,眼睛不由得一闪,便蹲下来,仔细看了那簪子一眼。

  那簪子看制式是一支鎏金簪子,珍珠铺底,花形是一对鸳鸯,簪子上还带着一些泥土。

  沈凌虽不知道那簪子的年份,但是拿起来细细端详一番,就觉得应该是一件真品。他之前也不过没有过这样的簪子,所以通过一些细微之处,还是能断定这支簪子的真假的。

  摊主是一个年轻人,见沈凌盯着簪子看了半天,就凑过去道:“这是从一个村镇的老头手里收来的。你要是想要,一口价五百块钱。”

  沈凌就笑:“你是看我年纪小,不会还价吧!最多两百块,我直接拿走。”

  摊主见沈凌真心想买,不是看稀罕热闹,就道:“最低四百,不能再低了。”

  沈凌砍了半天,将价格一直砍到三百五,方才从兜里书包里掏出钱,将簪子随便放到了书包里。

  沈凌也不找什么兼职了,直接坐了公家车回家。回到家里,他将簪子拿出来仔细的冲洗了半天,簪子顿时焕然一新。

  沈凌看了上面的珍珠几眼,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没错,这簪子的确是真的。

  第三天,他便带着自己的身份证熟门熟路到了a市的典当行,找专家鉴定了一番,原来那簪子是唐代的,典当行根据市场行情给出了六万块的价格。

  沈凌将六万块钱放进书包,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想,有了这六万块钱,自己可以不用再找兼职了,那么干点什么好呢?

  他原来的计划是大学毕业以后开一家杂志社,因为沈凌在被系统砸到之前,就曾在大学毕业以后做过杂志社的编辑。不过杂志社不是那种平常的刊物,而是一本国家级刊物,主要面对要凭职称的会计征稿。

  会计他们在评职称之前,都要在国家级或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,一篇论文想要发表,不仅要求抄袭率少于百分之十五,还需要付一笔版面费。版面费是根据论文的字数收费的,一般是一个版面有2200字,收费的话,低的话像省级刊物不过四五百块钱,高的话像国家级刊物有800块钱的,有900块钱的,还有一千多块的。最高的话,还有核心刊物,一个版面就要七八千块钱。

  沈凌刚毕业时去的那家杂志社,他们老板每月花十万块钱包一本杂志的一期,刊物有两百多页,也就是有两百多个版面,一个版面当时收费800,一共下来就有二十来万。

  除去包杂质的十万块,房租水电费,员工工资,一个月至少也能挣五六万块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