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九十四、收了只猴子

九十四、收了只猴子

回到了寻道山,一种亲近的感觉油然而生,这还是自己的家,感受了一下山中欢闹的气氛,寻道子跨进自己洞府。

轻松惬意的在竹亭里泡了一壶茶,懒懒的躺在躺椅上。回家了,就好好享受一下家的安宁。

以后一段时间,寻道子带着三眼雪狮兽,玉麒麟将一路收刮的灵草仙药给找合适的地方种上,特别是那株被寻道子称为‘大红袍’的老茶树更是寻了一处灵气充裕的地方精心种好。

接下来的生活倒是简单,每曰打打拳,练练剑,修习一下神通,总结一下经验;钻研,钻研炼器,炼丹,阵法,体会,体会道痕。

一晃间已百年,寻道子修行之余,虽说有三眼雪狮兽和玉麒麟为伴,可总是感到有些冷清,原本的寻道山有素心在,寻道子每回回到寻道山都有着家的温馨感觉,寻道子也很享受那淡淡的温情。可这回回家,素心却在跟着师伯老子修行,这寻道山顿时清冷啦。寻道山洞府无人照料也似乎少了些人气。

这百年独处修行,却是让寻道子动了点化两个童子打理这寻道山洞府的念头,可寻道子却是对点化童子有些迟疑。

为何?以寻道子此刻的道行点化两童子也是完全能办到,可这点化的童子在修行上却是很难修至高深境界,已被透支了潜力。寻道子有些不忍断了这童子的修行之路,心里有些犹豫。不见老子,元始,通天在昆仑山修行的时候都未点化童子来打理杂事,也是有此顾虑,直至证道天道混元,成就圣人之尊,元始才点化了一只灵鹤作了童子,也是因元始证道天道混元后,以他道行法力点化几个童子也不会透支了童子修行的潜力,能够如常人一样修行。

犹豫迟疑之后,寻道子还是熄了点化童子的念头,转而升起收一两个弟子的念头,若是收得两个品行心姓俱佳的弟子,自己这寻道山一脉也就有了传承,洞府同样有了打理的人,不至如此冷冷清清。当然,这收徒也是需要缘分的,不是说收就收,想收就收的。寻道子也只得慢慢等那机缘。

在寻道山呆了两百年,寻道子有些想念昆仑山与师父,燃灯和众师弟在一起的修行生活,于是将洞府整理了一遍,带上些茶叶,骑着玉麒麟,领着三眼雪狮兽离开寻道山往首阳山而去。

素心跟着师伯老子修行,这已数千年未见,不知近况怎样,这次出门,寻道子决定绕上一圈,先到师伯老子道场看看素心再回昆仑山。

一路无什波澜,顺利到了首阳山。

刚到山门,却见一身雪白素衣,清纯静怡的丽人静静站在山门外,一双大眼微带喜气,嘴角轻轻的拉起一道小小的弧线。一双绝美的素手轻拧胸前丝带。

寻道子下了玉麒麟,走到素衣丽人身前,眼里自有默默的温情,看着眼前那张清纯绝美的面容,面上那淡淡的温情触动着寻道子的心弦。

不由自主地,寻道子伸出一手,轻轻执起素心一只素手,口里轻轻的问了一声:“好吗?”

素心手被寻道子执起,微微一颤,并没收回,只是抬着的头低了下去,腮边泛起两朵红晕,若娇嫩的桃花。听寻道子问候,口里发出一声轻微的:“嗯!”娇若嘤咛。

地长灵猴,若那《西游记》里的孙悟空一般。

这一想,寻道子就注意这猕猴到底有何不同,毛色金黄,虽是毛脸雷公嘴,可这脸相也有几分人的模样,倒也和猴脸不太一般;往后一看,却是注意到这猴子耳朵却是与一般不同,两只耳朵耳轮上竟各生了三只如同三只小耳一样的耳轮。

寻道子心里活络了:莫不是那混世四猴中的六耳猕猴?此猴天生聪颖,《西游记》里说六耳猕猴善聆音,能察理,知前后,万物皆明。是个天赋极高的家伙。

想到这,寻道子看着眼前猕猴,手在袖里捏诀推算。这一算,气机牵引,这眼前猴子还真是六耳猕猴,与自己竟真有些缘分。

寻道子想了一下,对跪于地上的六耳猕猴道:“你就先跟着吾做个记名弟子,待以后通过考验,吾再正式收你入吾门下。你既无名号,吾就赐你一名,唤作:刘聆。吾乃昆仑山元始天尊门下,寻道山寻道子是也。你且起来,随吾前往昆仑山。”

六耳猕猴重重的叩了九个响头,口称:“谢老师赐名,我终于有名字了,我是刘聆啦,谢谢老师,谢谢老师!”

ps:谢谢贫道看书朋友打赏!谢谢!也谢谢一直支持,喜欢本书的朋友们,祝你们过年快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