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十五章:古窑记忆(2 / 2)


……

水底世界,寂静无声。

护目镜上附带小灯照明效果有限。好在姬亦鸣现在也是修炼出内息的武者,目力比普通人至少强上一大截。此刻一边对抗着水流努力朝下潜泳,一边也能隐约看清楚前方几人身形——那几位真正的修行者高手,在水底也仿若游鱼般灵活迅捷。短短十几秒钟内,已潜到十多米深处开始在湖底四处探索寻找主窑遗迹入口。

他深吸口氧气吐出一连串的水泡,双手终于探到湖底地面,也学着众人四下里毫无目的地摸索起来。

与最出名的上林湖一样,上岙湖底下布满了各式各样的碎瓷碎陶片,正是周围百多个越窑在一千多年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品,砸碎之后被窑工们沉入湖底。

这些碎片捞出去,每一片都有着大约五至二十元的市场价,慈溪市内有几家古董铺子就专门出售这些碎瓷碎陶——虽然存量巨大,但毕竟最少都是宋代以前古物,还是有不少民间藏家对它们颇有兴趣。

这点儿价值对于“潜龙渊”来说约等于零,对存款告急的姬亦鸣倒是笔横财,可惜以此刻情形他也根本想不到这上面去。

摸索、翻开厚厚的碎瓷层、踩一踩底下浮土淤泥。

连姬亦鸣一共八人,同时在湖底做着程序相同的机械工作,八道不算明亮的灯光偶尔能吸引来一些湖鱼、虾蟹甚至水蛇,却都没有兴趣攻击他们。
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。

正当姬亦鸣心中开始生出犹豫,担心是不是自信心爆棚的闫思光算错了位置时,不远处马虎马贲两兄弟突然站起身挥挥手,将护目镜上灯光连续熄灭打开数次。

找到了!

所有人瞬间兴奋起来,迅速从各处朝那边游过去。

这次是距离最近的姬亦鸣第一个赶到。借助昏暗灯光,他很快在两兄弟指引下看到被扒开无数碎陶瓷片的湖底地面上,躺着一扇严丝合缝的双开石门。

这石门大约宽两米、高三米左右,整个人平平地“嵌”在湖底淤泥之内。随着剩余几人赶到一起将浮泥清理干净,纂刻在上面的各种纹饰、汉字终于逐渐出现在了众人眼前。

最顶上的普通的云纹。线条简洁柔美,极流畅地勾勒出云层的飘逸感,只一眼望去就令人有飘然欲仙之感。

中间没有传统门环,只一左一右雕刻着两颗兽头。身为汉大历史系学生,姬亦鸣自然一眼认出此乃龙生九子中的“螭吻”,又名“鸱尾”——口润嗓粗而好吞,在古建筑上一般用于殿脊两端,寓意防火消灾。

像这般出现在门环处虽然第一次见,但也并非不可理解:烧窑多火,古代窑厂往往都自备水龙,雕这“螭吻”兽希望远离火患合情合理。

兽头下方几十公分处,则雕刻着两行篆额“九秋风露”“千峰翠色”。

这两句话姬亦鸣有印象,应该是从唐代某位诗人描写越窑瓷器的诗句中摘取出来,只不过眼下没办法百度,一时也想不起作者名和全诗而已。

再底下还有行字,看上去比前者痕迹略浅也更古旧,显然不是一个年代所刻:

建元元年官制,奉旨重建。

潜龙渊诸人虽然修行者,但对华夏历史显然都有着颇深造诣。

建元这个著名年号,更不可能认错。

围在石门旁边的闫思光打开防水平板电脑,用触控笔在上面写道:“汉武帝刘彻第一个年号,看来主窑历史比记载的还要早三百多年。”

其余几人一起点头,唯有姬亦鸣微微皱眉,脑中浮现起慈溪县志被姜芷幽刻下划痕的那一条:咸康元年至三年,大旱。

中国历史上以“建元”为年号的,并不止汉武帝刘彻一个。

咸康八年晋成帝司马衍让位给弟弟琅琊王司马岳,后者即位后的年号——也是建元。结合之前推断,他至少有八九成把握眼前这“建元元年官制,奉旨重建”,所指就是后来的晋康帝、曾经的琅琊王司马岳。

而所谓“重建”,正是因为这座主窑曾在咸康元年被毁掉过!

心中有了猜测,姬亦鸣却未去纠正几人的错误判断。他隐隐有种感觉,晋成帝和晋康帝之间皇位更替的秘辛,或许与上林湖区域大一统阵法破碎、一百二十多座越窑、包括主窑被毁、重建,都有着极大关系。

那边闫思光收起平板电脑,赢行天做了个手势示意众人让开后,轻轻将双手放在了两颗“螭吻”兽头处。

随着他双手发力,上岙湖底瞬间涌起股狂暴汹涌的水流,卷起无数泥沙瓷片,竟硬生生地凝出道高速转动的漩涡来!

一秒,两秒,三秒。

满目混杂的泥沙碎石中,仍能清楚看见赢行天原本与普通人无异的手臂,瞬间暴胀至小孩腰身大小。一条条青黑粗壮的血管大筋在其上盘根错节,看上去犹如外星异兽般可怖,偏又充满股难以形容的力量美感。

这就是武道宗师的真正实力吗?

伴随着沉闷的“吱呀”声,这座平平嵌在上岙湖底的石门,就这么被赢行天以超越人类极限之巨力,硬生生地一寸寸打开!

泥沙漩涡转速越来越急,一个宽约八十公分的入口,终于出现在了众人面前。